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深圳廣大干部群眾披荊斬棘、埋頭苦干,用4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深圳,一座濃縮中國夢時代精華的城市。40年間,從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1756多萬常住人口的“創新之都”,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深圳始終挺立潮頭、走在前列,充斥著逐夢前行的力量。
打造智慧城市
科技帶來幸福感
走進深圳筍崗立交社區公園,一塊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老人參照屏幕上的視頻打太極,孩子對著屏幕玩切水果游戲,消防、垃圾分類等科普知識也在屏幕上滾動播放。這塊應用了5G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智慧屏幕,讓社區公園成了市民的樂園。
羅湖翠湖社區公園依山傍水,這里有綠道、花田、小溪、廣場,附近居民有的在這里打球,有的玩輪滑,有的放風箏。清掃廣場的小車長相呆萌,行進在歡樂的人群中,所過之處纖塵不染。它是基于5G技術的環衛無人車,不畏風雨酷暑,24小時保持公園的清潔。
深圳在醫療、教育、交通、警務、能源等10個領域開展了5G應用示范,寶安“5G+AI”智慧政務服務大廳、南山世界之窗智能警務示范點、鵬城變電站智能電網等應用示范全國領先。同時,深圳在超高清視頻、工業互聯網、智能家居、智慧園區等10個行業領域還開展了典型應用示范。
5G+智慧機場、5G+智慧港口……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城市讓深圳人幸福感十足。通過建設智慧機場,深圳全面實現了刷臉登機和機位智能分配,每年減少260萬人次乘坐擺渡車;在智慧醫療的支撐下,深圳已經實現了所有醫院醫學檢驗和影像檢查結果互聯互通互認,讓患者省時省力;而智慧交通的構建,讓以前“車看燈”通行,變成了現在的“燈看車”然后放行,縮短了主干道路口的等待時間……
深圳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中先試先行,為全國乃至全球樹立了典范。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深圳從2015年開始,成為全國唯一一個進入信息社會中級階段的城市,信息社會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在“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中,深圳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去年在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深圳從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350座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全球使能技術大獎”。
目前,深圳建成5G基站4.7萬個,在全國率先實現5G獨立組網全市域覆蓋。深圳5G產業鏈相對完整,擁有包括終端、基站系統、網絡架構、應用場景等各環節的5G全產業鏈企業。其中,5G網絡基礎設施和5G應用領域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5G基站和終端出貨量全球第一。
未來,深圳將實施“5G+8K+AI+云”新引擎戰略,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4月23日,深圳市發布《深圳市加快推進5G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公開征求意見稿)》,提出啟動6G等前沿技術儲備。5G時代的深圳,已開始提前布局6G。
做強人才引擎
催生發展加速度
5月22日,畢業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10所世界名校的幾百名創業者會聚深圳。夜已深,他們依舊交流著創新創業等信息。盡管隔幾周就有一次這樣的聚會,但他們依然興奮。從美國來深圳創業的甄妮說,深圳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奮斗者,他們這個群體在深圳有幾千人。她用還不太流利的中文說:“來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20多年前就創辦了留學生創業園,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學人員來深創業。深圳實行“政府引導,企業化運作,留學生管理”,這種模式在全國屬于首創。兩年前,寶安區“海歸島”正式開島。作為深圳海歸人才公益服務平臺,“海歸島”以“大灣區海歸創業就業服務第一站”為定位,開島兩年,成功吸引了128個海歸創業團隊,共計427位創業人員申請入駐,其中86個團隊正式入駐。目前,在寶安區落地的企業達59家,創業項目涵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國家重點支持領域及金融、建筑、文創、教育、咨詢等行業,已有15個項目獲得總金額超9000萬元的融資。
5月17日,《深圳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深圳全市常住人口超過1756萬人,10年共增加了將近714萬人,增速高達68.46%,深圳也是全國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只有32.5歲。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在這里為夢想奮斗,很陽光、很青春,帶來蓬勃朝氣和活力。”剛剛到任的深圳市市長覃偉中感慨。
“十三五”期間,深圳優化人才政策體系,新引進人才120萬人,在深全職院士增加到61人;高層次人才超1.9萬名,留學回國人員近17萬名,成為經濟特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強勁的人口集聚力,既表明了深圳是一塊經濟高地;同時也預示著,人才將成為支撐深圳未來發展的底氣。
秉持“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的信條,未來5年,深圳將聚焦重點產業和民生領域,吸引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個左右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萬名以上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精尖缺人才,100萬名以上各領域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努力把深圳建成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夢之城,讓青春人才成為這座生機勃勃創新之城的強勁引擎。
重視基礎研究
踏上“創業”新征程
2019年8月,黨中央做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決策。從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到第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范”,深圳踏上了“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5月13日,由鵬城實驗室牽頭承擔、規劃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包括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光網絡、多模態智慧網絡環境及驗證應用示范,空天海覆蓋網綜合試驗示范等6大試驗示范平臺,覆蓋了當今網絡通信技術的關鍵領域。這是深圳在網絡通信領域推動應用基礎研究發展的舉措,也是強固基礎,為“二次創業”提供更強科技支撐的探索。
“十三五”期間,深圳創新體系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構,建立起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93%,市級科研資金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比重從12%提高到30%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7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居第一。
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鵬城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也在深圳穩步推進;同時,深圳還新設立了12家基礎研究機構,并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深圳在5G、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處于全球前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1.86萬家,5年增長了237%。
創新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深圳創設了全國首支規模達百億元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率先推出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規定“市政府投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資金應當不低于市級科技研發資金的百分之三十”,并規定“市政府設立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培養科技人才”,保證財政持續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一番話鏗鏘有力,宣示了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深圳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努力奮斗,改革揚帆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