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說的分數,由2021年杭電就研究生教育新實行的“導師指導能力量化測評”,對每位研究生導師名下所有研究生的相關表現數據平均值建模得出,首次測評采用2019年數據。
“2020年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一個重要主題是提高導師指導能力。如何客觀量化導師指導能力,是高校研究生管理的一項迫切工作。”杭電副校長徐江榮認為,從學生的表現來測評導師的指導能力,一定程度上可推動導師從“用研究生”到“育研究生”理念的轉變。
記者了解到,該測評體系包括學位論文質量、研究生為第一作者發表的科研成果、研究生榮譽稱號、研究生科研實踐、國際化5個一級正面指標和學術及行為規范一個負面指標。其中,5個一級正面指標對應的權重分別為30%、25%、15%、15%和15%,負面指標為學術及行為規范,對作弊等違規違法行為、學術不端行為相關者實行一票否決制。
此次量化評比中,杭電計算機學院導師俞東進教授,顯示出“科研、產學研項目能力與高水平培養研究生能力的平衡”。“我的科研項目和產學研項目相對較多,但不會因此把研究生當成打工人,而是把所有的科研和產學研平臺做成培養研究生的平臺。”俞東進說。
在俞東進看來,這個量化指標設計把所有研究生的表現都量化計算并取平均分,即要求導師對所有研究生負責。這對一貫傾注心血在研究生綜合能力培養上的導師有利。
“隨著這個量化評價體系在導師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些過去相對偏重研究生發學術期刊論文的導師,也會轉而重視全方位育人,使得研究生的志愿者活動、創新實踐、國際交流等得以更好地展開。”杭電研究生院院長都紅雯表示。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傳毅認為,研究生教育承擔著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任務,導師指導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其中師德師風是重中之重。杭電導師量化評價體系中,將導師、學生的行為規范作為負面指標,具有“一票否決制”性質,這是對不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精神的“零容忍”。
王傳毅補充道,師德師風問題有復雜性、隱蔽性,量化指標也很難完全評價真實的師德品性,且師德師風問題一般都是在極端情況下才暴露進而加以定性。測評體系中關于“遵紀守法、學術規范”在具體操作上還有很大細分空間。
對此,徐江榮并不諱言。他認為,杭電版量化測評體系有很大提升空間,已在考慮作進一步改進。比如實施畢業生對師德師風的追蹤調查,開展研究生畢業3年后對導師師德師風的測評,使測評更加客觀。王傳毅表示,杭電版導師指導能力量化評價指標的出臺,可以配合其他研究生導師管理辦法,如研究生導師的退出方法、激勵辦法、培訓辦法等,同時注重對導師長周期的考核,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強化對不同系部、學科研究生培養指導的特色,從而避免評價標準的“唯一性”。